公司簡介
中概股除牌危機,非一朝一夕能明確
日期: 2022年3月31日
近月港股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響而大幅波動,包括俄烏局勢緊張、內地政策風險、內房債務風險、美聯儲加息憧憬、以及中概股退市風險等,當中俄烏局勢已持續逾1個月,其對全球股市影響已漸漸變得較小;另外政策風險依然存在,像是計時炸彈般地影響港股,突然便會出消息而大幅影響個別行業股份表現;內房債務風險則已持續近1年時間,事件亦未見起色,拖低相關板塊表現;美聯儲加息路徑已漸明朗,對後市影響亦已見得較輕微;最後中概股退市風險,則是近日影響港股最大的因素。
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退市風險並不是近日才發生的事情,事件是在2020年12月開始發生,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法案《外國公司問責法案》,規定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外國公司,若連續三年未能通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(PCAOB) 的審計要求,否則禁止在美國任何交易所上市。其後2021年3月份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(SEC) 通過《外國公司問責法案》臨時修正案,並尋求公眾意見。
此法案雖然是適用於所有外國公司,但明顯地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有最大影響,基本上包括全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,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一直以「國家機密」為由,限制國內企業的審計底稿流出至境外人士或機構。因此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目前所批露的資料很大程度是很有限的,不一定能通過美國的普遍標準。若然未能符合美國審計要求的公司,則最早於2024年除牌。
因此在早於2020年12月時,市場已開始擔心中概股於美國有退市風險,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隨即亦展開大跌浪。在目前近270只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,過去250天錄得下跌的有239只,佔比88.5%,下跌幅度超過30%的有213只,佔比78.9%,下跌幅度超過50%的有177只,佔比65.6%,下跌幅度超過70%的有114只,佔比42.2%,可見中概股表現極為疲弱,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也不為過。而由於部份中概股在香港亦有上市,因此亦拖低港股整體表現。
直至2022年3月8日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,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盛美半導體設備(ACM Research)、百勝中國(Yum China)、百濟神州(BeiGene)、再鼎醫藥(Zai Lab)、和黃醫藥(HutchMed)沒有遵守《外國公司問責法案》(HFCAA)的規定。這5間公司需在3月29日前提供證據,自證不具備被除牌的條件。否則,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不允許美國監管機關連續3年審查該於其本國的帳冊,證交會有權對其在美國的預托證券(ADR)除牌。
此後,市場普遍認為中概股退市風險大幅攀升,大部份中概股隨即展開另一波急跌,同時拖低港股相關股份表現。當天部份股份更跌超20%,一星期後跌超30%之股份大有所在。
港股急跌近1星期時間後,2022年3月16日,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維穩,特別提到有關中概股,強調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,已取得積極進展,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;且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赴境外上市。消息發出後,大大減低市場對中概股退市風險的擔憂,使中概股大幅反彈,普遍在一星期內也錄得近30-40% 之升幅,部份股份急升逾倍。
大約過了一星期,2022年3月23日,市場消息報導指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依據《外國公司問責法》(HFCAA)再將一家在美掛牌中概股公司加入有摘牌風險的發行人臨時名單,即微博(WB.US, 9898.HK)一家。使其股價於當時一天亦曾跌逾10%。
最後,2022年3月24日,消息指美國監管機構否認與中國達成審計協議,指出指即使達成協議,都只是「第一步」,往後還會進行調查,確保中方遵守協議。這一消息又再度使中概股下跌。
如今來看,中概股退市風險仍然存在,從中國方面發出的消息多偏向利好,而從美國方面發出的相關消息多偏向利淡,市場在猜測下一個消息將是偏好還是偏淡。然而,要解決這一難關,筆者認為並不容易,由於中美雙方各有立場,中方雖然支持中國公司批露更多會計審資料,但為了保護知識產權、數據、機密等資料,願意公佈的資料可能會有所限制,致於能否滿足美國證交會要求,就看雙方的接受程度,一次過一刀切的做法,成功機會較低,因此看來雙方需要更長時間,才有機會達到更進一步的共識。在有更明確的進展前,港股還會對相關消息十分敏感,波動性亦會較大。
由於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多為科技股、新經濟股類型,因此對恆生科技指數影響最大,而對恆生指數的影響則相對較低,但亦不少,因為科技股及新經濟股於恆指所佔的比重大約30%左右,當中騰訊 (700.HK)、 阿里巴巴 (9988.HK)、美團 (3690.HK) 各佔約 8.00%,小米集團 (1810.HK) 佔約2.84%、京東集團 (9618.HK) 佔約1.54%、網易 (9999.HK) 佔約0.67%、阿里健康 (0241.HK)佔約0.35%。所以如果中概果表現不濟,恆指亦很難有好表現。
然而從值博率及機率來看,若有好消息,出現大幅反彈的機會是很高,因為積累跌幅實在不少。但若果有壞消息,如果中概股真的被除牌,那麼被除牌公司的股份將變得不流通,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,雖然理論上該股份還有價值,但由於實際上不能在股市中交易,其價值跟能上市交易時相比,已是天壤天別。
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,沒有持有上述股份。
中州國際證券研究部
黃偉健, CFA